在搶抓未來產業發展中,河南注重“有中育新”,依托7+28+N產業鏈群,瞄準有條件、有基礎、能突破的方向,集中資源科研攻關,加快推動現有產業未來化。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梁鈺杭:這里是鄭州駝人醫療科技產業園,我手上這臺儀器叫做掌上超聲,它的重量不到150克,可隨身攜帶,只要它和平板、手機等設備相連接,就能實時顯示超聲圖像,幫助醫生隨時隨地實現“望聞問切”。
除了掌上超聲,還有超聲刀、“人工腎”、智能輸液泵等等,駝人集團不斷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突破新技術,并且在鄭州建設科技產業園,專門研發生產新產品。
河南駝人集團有源產品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薛世超:這些性能指標,然后它都有數據,數據(來看)的話,它的性能與國外競品沒有差異,完全可以替代國外的產品。
搶抓未來健康產業,政府支持駝人集團成立了河南省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研究院,聯合中科院力學所等國內頂級科研機構形成創新聯合體,圍繞監護與生命支持系統、診斷檢驗裝備、治療裝備等開展研發和制造,填補行業空白。
鄭州駝人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 邵天瑞:未來三到五年,會實現3到5個創新的項目的突破,未來希望我們在產業園區里面,孵化出更多的一些國家級的一些創新項目。
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李溪溪:這是一塊高端電子芯片的襯底,它是6英寸的,是市面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款式。但是在平煤神馬,他們已經能夠把襯底做到8英寸。切割出來的芯片數量能夠提升近90%。芯片對于原材料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它每大一個尺寸需要的技術難度都是幾何倍的增長,像這么大的晶圓能夠做成的奧秘就在于純度極高的碳化硅粉體。
新型材料是河南重點打造的萬億級產業集群。平頂山依托全產業鏈優勢,加速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出爐了省內第一爐高純度碳化硅粉。今年8月28日,中宜創芯研發出純度為7個N+8(99.999998%)的碳化硅產品,質量達到國內頂尖水平。
中宜創芯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毅:借助堯山實驗室、浙大實驗研發平臺,圍繞核心技術進行攻關,加速實現2000噸生產線的建設,打造國內知名、世界一流的半導體碳化硅粉體生產企業。
以中宜創芯等頭部企業為核心,平頂山加快布局50公里碳硅材料產業圈,全力打造全國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全產業鏈垂直示范園區。
平頂山市衛東區委書記 張偉:持續深化“市區聯動、政企合作,鏈主帶動、鏈群協作”頂層設計,加快培育以碳化硅半導體基礎材料為核心、“前工序、后封裝”為主導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拼搶新賽道,壯大新產業,展現新作為!
依托7+28+N產業鏈群,河南不斷加大創新性團隊和企業孵化培育力度,面向科技前沿、行業空白等領域,梯次培育形成一批引領能力強、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未來產業。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數字化與未來產業處處長 李洋:圍繞這些“有中育新”的賽道,依托頭部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篩選重大項目建設與頭部企業發展需求,打造發展前景好、帶動作用性強的這樣一個標桿示范,加快現有產業的未來化。
【記者手記】 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不是涇渭分明、截然分開的,依靠新科技、新裝備加持,傳統產業中也能催生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河南傳統產業比重高,做好了“有中育新”,就能變傳統為前沿,就能為新質生產力的產生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