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食品產業注入科創基因讓“食中精品”走向大市場
雙匯、衛龍、南街村、鹽津鋪子、可口可樂等數千家食品企業集聚漯河蓬勃發展;14名院士、120名全職科研人才、200多名柔性人才及各地食品領域精英會聚漯河,助推食品產業邁上新臺階;食品產業規模超2000億元,占河南省的五分之一、全國的五十分之一……“國人廚房看河南,河南食品看漯河。”食品產業是漯河的支柱產業。作為首家中國食品名城,漯河發展食品產業起步早且基礎扎實。如今,漯河的食品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涵蓋糧油加工、肉制品、休閑食品、功能食品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產業集群。
3月2日,省委書記劉寧到漯河調研,重點考察了食品產業發展情況并提出明確要求:要以世界眼光、中國經典、河南名品推動食品工業發展,發揮科研、人才、技術等優勢,探尋中華美食的深厚文化,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讓更多具有中原特色的“食中名品”“食中精品”走出河南、走向大市場。
如何落實省委書記劉寧對漯河提出的要求,把食品產業做大做強?創新是關鍵一招。全國人大代表、市委書記秦保強在參加全國兩會期間接受《河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漯河將以中原食品實驗室為核心,聯動河南食品科創園、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建設高能級創新綜合體;著眼人民群眾營養健康安全需求提供優質供給,構建美食節、美食展等富有國際范、創新力、文化味、科技感的消費場景,以“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引領美食消費新時尚,以文化浸潤食品產業和美食體驗,讓消費者在感受美食美味中留下美好記憶,助力食品產業向幸福產業升級。
“在食品創新澎湃引擎的驅動下,郾城區將全力助推河南食品科創園建設,以中原食品實驗室成果轉化激發高能級創新起勢成勢,奮力打造全國食品創新高地和食品創新人才高地,加快形成引領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郾城區委書記、區長李占賓告訴記者。
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專業實踐課上,奶香濃郁的小糕點從省級中試生產線上誕生。“學校正逐步加大與中原食品實驗室、河南食品科創園的融合力度,聘用實驗室的部分領軍人物、專家、博士生等高層次人才為我校的兼職教師,實現人才共享;把中原食品實驗室和河南食品科創園變成我校師生的實驗實訓場所和‘雙創’基地,合力建設高能級創新綜合體。”漯河食品工程職業大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學校原來建在食品名城中,以良好的產業背景為立足點。下一步,學校要建在科創園中,以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為沃土,扎根食品行業人才高地,建設高水平創新創業型職業大學。”
“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萬達旗艦店融合了產品展示、美食品鑒、文化體驗、科技互動,匯聚了漯河百家知名食品企業千款明星單品,成為市民及游客的打卡點、客商了解漯河食品企業的平臺。
豫中南數字產融平臺上線87天,入駐企業用戶1780家,其中食品企業1100家,全平臺商品品類3000種,商品數量達75萬個,實現綜合交易額1.02億元。
“豫中南數字產融平臺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全域營銷推廣、產融深度融合等舉措,推動區域公共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通過市民優惠福利商城、第三方電商平臺、直播平臺和區域公共品牌線下旗艦店等,開展線下品牌周活動、美食體驗、線上直播及短視頻推廣,聚焦‘舌尖上的漯河故事’,實現線上線下雙向引流,用科技力量引領美食消費新時尚,助推我市食品產業轉型升級。”豫中南數字產融平臺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今天的漯河,依托中原食品實驗室,持續為食品注入科創基因,深化未來食品研究,開辟食品領域新賽道,不斷研發出更多“食品名品”“食品精品”,打開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全力推動漯河食品走出河南、走向大市場。
責編:翟柯 審核:王輝 終審:盧子璋